237673462
014-41384081
导航

您的位置:主页 > 摄影业务 >

房少新:北宋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入箧记

本文摘要:兰州 房少新1989年10月,在原兰州钱币市场(皋兰路邮局门前)一个地摊上,泛起大量北宋大铁钱。由于价钱不高,我便挑了五十多枚品相好的铁钱,摆摊的老乡很兴奋便聊起了这次铁钱出土的经由。约莫在半年前,临潭县冶力关乡喜家村一农民盖房取土时发现的。 令我惊讶的不是那上万斤的铁钱和诸多的品种,而是其中有一枚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,被一位途经的汽车司机买走了。其时我已经收集到了多枚至和重宝背“同”、背“坊”、背“虢”铁钱,而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则是闻所未闻。

买球的app

兰州 房少新1989年10月,在原兰州钱币市场(皋兰路邮局门前)一个地摊上,泛起大量北宋大铁钱。由于价钱不高,我便挑了五十多枚品相好的铁钱,摆摊的老乡很兴奋便聊起了这次铁钱出土的经由。约莫在半年前,临潭县冶力关乡喜家村一农民盖房取土时发现的。

令我惊讶的不是那上万斤的铁钱和诸多的品种,而是其中有一枚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,被一位途经的汽车司机买走了。其时我已经收集到了多枚至和重宝背“同”、背“坊”、背“虢”铁钱,而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则是闻所未闻。翻遍了手头的种种钱币资料,也是诸谱未载,我预感应这可是北宋铁钱中的大珍品啊!一定要找到她!仔细分析后我认为,像所有的好钱币一样,这枚背“河”铁钱不外乎有两个归宿,一是被珍藏;二是流向市场。但无论如何,她还是要再面市的,总会有更多的人知道的。

于是我就千方百计向甘南、临夏、临洮等地的泉友探询这枚背“河”铁钱的下落。转眼到了1990年5月,临夏泉友小陈传来了一个既令人振奋又令人沮丧的消息,临夏的一位汽车司机从冶力关乡买来了一枚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,欲求善价而一直未能脱手,直到最近才被南京的一位李先生花100元钱买走了。除了知道这位李先生在南京夫子庙谋划古玩外,再无其他有价值的信息了。我把这事告诉了甘肃省钱币学会的陈悟年先生,他已经知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。

并拿出一张用镜头纸做的拓片,面“至和重宝”四字,背“河”字清晰可见,韵味十足。无奈我只好复印了一张钱拓,这张已经泛黄的钱拓至今我仍然生存着。决不能中途而废,一定要找到南京的李先生。这年十月,恰好有一个去上海出差的时机,返程途中我便在南京下了车,直奔夫子庙。

这天下雨,夫子庙里冷冷清清,由于不知李先生的名字,没有探询出他的下落。第二天上午我又去了夫子庙,一位热心的摊主告诉我他可能又去了西北。连夜我又坐上火车往回赶,一到兰州我就去市场探询有没有见到从南京来的李先生,大家都说不认识。

由于其时通讯落伍无法与临夏的小陈取得联系。星期天我便赶到了他家,他告诉我李先生主要收藏谋划玉器,对钱币兴趣不大,前几天还来过,厥后去哪就不知道了。由于其时政策不开放,大家都兢兢业业,不敢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。

我托付小陈如果再见到李先生一定要告诉他我对这枚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的热情和我的单元地址。冬去春来,到了1991年的夏天,小陈泉友告诉我已把我的意思转告给了李先生。可是为何李先生不与我联系呢?真是急死人啊!《中国钱币大辞典》(中华书局)中资本原拓岁末的一个星期天,天气十分严寒,犹豫再三我还是去了钱币市场。

下午四点左右,刮起了寒风,我的脸都冻麻了。正准备回家时,瞥见了一个穿毛领短大衣约五六十岁的老人,操着南方口音为一个玉件和人讨价还价。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开口便问:“您是南京的李先生吗?”并自报家门。

买球的app

他犹豫了一下便伸脱手与我握手,他解释说我的事临夏小陈都对他讲了,因未便而未能联系。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还在他家,南方没有人认。我赶忙表现自己喜欢。他允许下次来时一定带上。

天色渐晚,我们便分手再见。可能是李先生心存戒心的缘故,他没有邀我去旅馆,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。只管有些遗憾,可究竟认识了李先生并获得了答应,也算令人欣慰。泸州宋墓石刻武士 1992年6月,随着革新的生长,文物政策有了松动,原来自发的马路钱币市场迁到了隍庙,成了正当的钱币市场,各种小古玩杂件也开始泛起。

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多了起来,可就是不见南京李先生的影子。到了七月的一个周末,我照例像往常一样去隍庙“上班”,走到第一大厅门前时,一眼便瞥见李先生站在那里张望。我赶忙迎上去与他握手,惴惴不安的问他背“河”铁钱带来了没有,他递过一个纸包,打开一看,朝思暮想的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展现在我的眼前。

面背文字清晰可见,锈色深沉,可谓“一眼货”。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问价,李先生伸出一巴掌,我顾不上还价就岌岌可危的付了钱。多亏李先生老实否则就要多付“心情费”了。说也奇怪,一晃十多年已往了,却再也没见过李先生。

每当我端详这枚铁钱时,总忘不了他。就这样,忖量了三载,焦虑了三载,追求了三载的铁钱大珍终于纳入我的钱箧之中,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!收藏钱币不仅仅是要拥有她,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她。这枚铁泉直径3.5毫米,穿为7×7.毫米,厚2.96毫米,重15。

5克,当属折三铁钱。见图一、图二。她铸于仁宗至和年间(1054年—1056年),行用于陕西路。据考证,至和重宝折三铁钱已发现背“同”、背“坊”、背“虢”三个品种,其意思划分为:该铁钱划分铸造于陕西的同州(今渭南市大荔县)、坊州(今陕西省黄陵县东南)和河南的虢州(今河南灵宝东)。

买球的app

背文均表现州名,那么这枚背“河”铁钱应为河州所铸。泸州宋墓石刻武士 据宋史纪录,仁宗至和年间有“秦凤路河州”即今天的甘肃临夏,但此时河州尚在吐蕃占领之下,直到神宗熙宁六年(1073年)才得以收复。因此,秦凤路河州应无铸造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的可能。在仁宗至和年间另有一个“永兴军路河中府”(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境内),且有铸造铁钱的纪录。

因此,“河”字为“永兴军路河中府”铸造之意,当不会有大谬。现在,笔者正寻求用无损性手段来检测背“河”铁钱的金属元素,并与其他铁钱举行分析比力,以探寻此钱简直切铸地。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为什么会在我省甘南州临潭县冶力关出土呢?这可能与西北战争频繁,河湟用兵,军费消耗浩荡,有关铁钱监调运铁钱支援有关。

2000年7月,由中华书局出书,陕西省钱币学会编著的《两宋铁钱》一书中这枚编号为108的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成为1126品北宋铁钱的三大珍品之一。十多年以来,笔者一直关注着北宋铁钱的消息,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,使人们评判一种钱币的多寡和品位的崎岖变的更快更客观。编号27的淳化元宝折十铁钱仅在“古泉园地”、“博宝艺术品拍卖网”、“开元钱币”网站泛起了数枚,已失去了大珍的职位。

见图三、图四。编号61的明道元宝折二铁钱亦有新品问世,而且发现明道元宝折十铁钱,作者惜未揭晓相关清晰照片。

而至和重宝背“河”铁钱则风范依旧,一枝独秀,至今在百度搜索中依旧没有相关信息。只管1993年曾有人撰文,怀疑她有改刻之嫌,而眼见过她的风范的泉友无不交口称珍。

十多年来,各地的泉友通过种种方式与我商量转让的可能,都被我婉言谢绝。如今,接触过这枚铁钱的泉友,有三位已经驾鹤西去,睹物思人,叹息嘘唏。在我心目中,她不再是一枚冷冰冰的铁钱,而是浸透了我的情感,充满了众多泉友的友谊,蕴含着许多感人的故事,成为了我生命历程中的一段插曲。

我要留住她,呵护她,珍惜她!参考文献[1]闫福善岑岭英袁林等.两宋铁钱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00.[5]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341235809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公布图文由作者提供本文藏刊登于《收藏界.钱币收藏》杂志接待订阅转发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公布。


本文关键词:买球的app,房少,新,北宋,至,和,重宝,背,“,河,”,铁钱

本文来源:买球的app-www.darenge.com